7月12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指导,中国有色金属报社、华泰期货有限公司主办,烟台国润铜业有限公司协办的2019中国铜产业链发展高峰论坛在烟台召开。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高德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范顺科,协会副秘书长兼重金属部主任胡长平,上海期货交易所商品一部资深专员张毅秀,华泰期货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强,烟台国润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都卫国出席会议。中国有色金属报社社长张湘斌、副社长安仲生以及华泰期货北京分公司创新经理张继青分别主持论坛。
本届论坛是在国际形势纷繁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环保政策日益趋严的背景下召开的,就铜行业发展趋势、行业热点痛点难点问题、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等,开展交流,促进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本届论坛得到了上海期货交易所、鞍山发蓝股份公司、考拉矿业观察、扑克投资家等单位及媒体的大力支持。来自国内铜采选、冶炼、加工企业,以及交易所、期货、贸易、物流等行业代表120余人参加本次论坛。
范顺科在致辞中表示,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铜消费和进出口贸易国,已形成了集地勘、采选、冶炼、加工制造等于一体的、完整的产业体系。当前,从我国铜产业链上讲,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产业链是倒宝塔形,不完全配套;我国是铜资源小国,铜原料对外依存度80%以上,是平衡贸易顺差的重要力量;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资源控制能力逐步增强,铜加工材净进口逐渐减少;合适和相对稳定的铜价有利于我国铜战略资源安全,有利于产业链协调发展。他指出,当前我国铜产业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国内铜冶炼和加工产能扩张的步伐依旧过快;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缓慢,创新驱动仍是产业短板;环保压力加大,尤其是废杂铜进口政策收紧,对原料进口结构和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此他建议:一要坚持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二要坚持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铜加工要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变。三要加强自律,加强协同发展,谋求共赢,企业和行业都要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深入研究和预判。四要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发展机遇,积极拓展在沿线国家开展资源、产品、技术、装备、服务等全产业链的发展空间,稳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迈上新的台阶。
张毅秀介绍了上海期货交易所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他表示,伴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近年来,上期所在管理风险、发现价格、配置资源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上市品种不断丰富。目前,已有16个期货、2个期权交易品种,产品涵盖有色、黑色、能源化工多个产业。在有色金属方面已形成铜、铝、锌、铅、锡、镍六大基本有色金属期货序列,除了已上市的铜期权外,未来锌、黄金期权都将陆续上市。二是价格发现功能日益凸显。上期所有色金属期货价格与国内外相关市场保持高度正相关,真实地反映了现货供求变化趋势。
三是产业服务持续深化。近年来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一起,在新品种开发、市场培训、产业服务、合作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合作。他表示,上期所下一步将发挥各方合力,努力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努力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发、有活力、有韧性的市场。
王强对铜市场相关情况及华泰期货进行了介绍。他表示,近几年全球宏观冲击、需求变化多端、供应干扰不断,导致铜价格走势日趋复杂。随着冶炼以及下游加工产能不断的释放,产业链整体利润下降,铜行业存在价格风险规避的现实需求。中国作为铜需求大国,原料供应自给率不足,每年铜精矿、精炼铜、废旧铜进口需求较大,而国内环保趋严,废旧进口政策变化,对中国铜原料供给构成带来深远影响。他表示,华泰期货近年来积累了丰富的铜产业链上下游服务经验,服务对象包括了铜生产、消费、贸易和投资等大型国有企业和跨国公司,铜、镍等品种的成交量、持仓量均名列前茅。同时,作为华泰证券的控股子公司,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服务方式已从传统套期保值模式向多元化的风险对冲模式逐渐转变,并且在国内率先利用场外期权、合作套保、期现结合、供应链融资等多种创新型金融工具完善产业服务策略,对冲企业的经营风险。
都卫国在会上表示,近几年来随着政策、市场等一系列宏观因素的影响,新兴产业不断兴起,传统铜工业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巨大的压力。烟台国润铜业是烟台市国资委直属国有独资企业,也是山东省规模较大铜冶炼企业之一,自成立至今经历了从困境到健康快速发展的过程,2016年公司对现有工艺进行改造,建成了世界首条热态三联炉连续炼铜生产线,目前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已达到行业先进水平,与江西铜业合作的开发区新建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他强调,铜产业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同时也更需要群策群力,希望能与各位行业代表共商铜事、共建合作、共谋发展。
会上,胡长平作了《对新时代中国铜产业发展的思考》的主题报告,报告追寻了铜产业发展轨迹以及对2000年来精炼铜消费进行了梳理。报告指出,自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铜产业面临消费不确定因素增加、结构性产能过剩日益突出和环保等多重压力,我国铜产业要强化对“消费驱动”客观经济规律认识,立足国内矿产和再生利用两种资源,培养和造就一批创新人才队伍,保持完整的铜产业和产品供应链。
中国银行高级研究员李佩珈、中国环境科学院教授周炳炎、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部主任史烨弘、华泰证券有色金属首席分析师李斌、国际铜业协会对外事务经理朱芸、上海期货交易所商品一部高级经理周力琛、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陈轶、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朱成、华泰长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张小洁、厦门鸣鹤管理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金万英在会上也分别对中国宏观经济展望、中国铜应用领域发展趋势、铜期货市场等相关议题进行了主题报告。会后,参会代表前往烟台国润铜业进行参观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