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云汇 铜业资讯 正文
广告

美尔雅期货:中国铜杆加工业之困

2021年04月27日 10:01:02 美尔雅期货
作者:美尔雅期货 有色分析师 张杰夫

核心内容
铜产业链条上初端消费领域中的铜杆加工应该是铜材众多分类中面临困境最多的一个行业,产能过剩危机,利用率低下,废铜替代效应显现,地域竞争加剧,加工费承压,利润水平不高,资金占用大,成本损耗高,定价模式不统一,点价交易与套保难度加大,凡此种种都将是成为未来铜杆行业发展的制约,行业出清的拐点或将在此轮铜价的周期中逐渐显现,或许当前这种高铜价下企业面临的生产困境是行业升级变革的催化剂。

中国铜产业初端下游消费占比中,铜杆线占比达40%以上,是用铜需求最大的领域,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铜杆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区域性特征明显。特别是在当前铜价逐级攀升,涨至历史高位水平后,给予下游加工企业的成本压力更大,风险增加。本文尝试剖析铜杆行业目前所面临的困局,分析未来铜杆行业可能的出清方式。

困局一:铜杆产能过剩,废铜替代明显
铜杆产能过剩问题一直存在,废铜的替代效应则加速了这一变化。首先我们从供给的角度来看国内铜杆产量的变化,目前利用精铜生产的铜杆以上引法加工的无氧杆和连铸连轧低氧杆为主,低氧杆的产量远高于无氧杆,并且低氧杆存在着明显的废铜替代效应,目前废铜替代比例大概在30%左右,铜杆产业经过十多年的产能扩张期,当前已完全进入一个产能过剩状态,从下图中的产量数据就可以看出近三年铜杆扩张后的产能已高达1500万吨以上,但是实际铜杆产量维持在800万吨左右,产能利用率也呈现出逐年下滑的态势,常年维持在六成到七成的区间。从变化来看,2015年后铜杆产能扩张速度开始放缓,进入一个平稳期,但行业真正出清的拐点还尚未到来。

图1:中国铜杆产能与产量

美尔雅期货:中国铜杆加工业之困
废铜制杆的优势体现在成本端,品质上也能达到下游对保阻率的需求,当精费价差涨至一定程度时,废铜需求将出现比较明显的增加,下图显示的是不含税的精废价差,可以看到随着铜价的攀升,精废价差体现的废铜优势显现,我们按照废铜票点进行扣减,当前精废价差已经突破了2400元/吨的边界,而按照之前2000以上的价差将明显提振废铜需求来看,这个价差已经维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叠加进口废铜政策改革,可以看到进口废铜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增长,国产废铜同样也出现了增量需求,废铜制杆的开工率开始居高不下。

图2:精废价差(不含税)

美尔雅期货:中国铜杆加工业之困

图3:精铜制杆与废铜制杆开工率

美尔雅期货:中国铜杆加工业之困

困局二:加工费长期承压,区域限制性强
铜杆加工企业面临的困局二就是加工费不高,且存在恶性竞争的情况,铜杆企业利润唯一来源是加工费,而加工费的确定不会随着铜价的波动产生明显的调整,从下图历年加工费的变化就可以看到,大部分时间加工费处在400-600元/吨的区间,铜杆产能过剩难以出清,铜杆企业加工费上的竞争加剧,从图形变化上来看,铜杆加工费与精废价差存在一定负向关系,处在500附近的加工费对应到偏高的精废价差,从生产企业角度解释这一变化也有一定合理性,废铜成本优势增加,而下游以线缆订单居多,废铜制杆后保证一定质量,且成本下调,给予企业可以给出更多加工费的优惠以换取订单量的增长,后续废铜用量逐渐增大的趋势下,铜杆加工费的竞争还将进一步加剧,铜杆企业利润面临长期承压的局面。

图4:中国铜杆加工费平均水平

美尔雅期货:中国铜杆加工业之困


图5:精费价差季节性图(不含税)

美尔雅期货:中国铜杆加工业之困
因为加工费水平不高,而所需资金流转大,企业对于生产中的各项成本更加敏感,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运费成本,这也是造成当前铜杆企业区域集中度高的主要原因,长三角地区是主要的铜杆加工集中地,以江苏为首的铜杆企业占比高达32%,浙江省占比9%,安徽占比9%,其次以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也有集中的铜杆加工企业。另企业要控制物流费用在400 元/ 吨以下,就限制了原料采购和销售区域,货源难以跨区域流动,运输成本过高而加工费难以覆盖,在这样的发展圈里,便不存在垄断寡头市场,行业竞争加剧,企业要么从工艺环节和材料上寻找成本优势,要么寻找高端路线,要么寻找出口路径,但产能过剩,加工费承压的围城仍旧难以突破。

图6:精铜制杆区域性特征

美尔雅期货:中国铜杆加工业之困

困局三:高铜价高损耗,资金压力大,套保难度增 

随着铜价攀升到七万关口,而铜杆加工费依旧在低位,精铜加工成铜杆的生产成本在增加,生产过程中的损耗是随着点价价位的升高而逐渐增加的,因此高铜价高损耗再度压缩了大部分铜杆加工企业的利润,而铜杆行业又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所需流动资金大,资金财务成本高,如果没有充足的现金流和足够时间的账期,企业的平均资金周转天数将进一步增加,很难有20天以内的资金周转实力。
铜价进入高位高波动区间,企业点价交易和套期保值难度的增加不言而喻,尽管铜杆企业有时采用原料采购与铜杆销售实时点价对冲,有时通过套期保值等风险控制手段,但由于采购定价模式和销售定价模式不能一一对应,对于先有需求订单再去采购的精铜的加工企业来说,铜价的强势表现,增加了基差为负概率,盘面价长期高于现货均价,不利于企业进行原材料采购,有时还要付出了一定加工费利润去弥补点价的损失。

图7:基差变化

美尔雅期货:中国铜杆加工业之困

启示

铜产业链条上初端消费领域中的铜杆加工应该是铜材众多分类中面临困境最多的一个行业,产能过剩危机,利用率低下,废铜替代效应显现,地域竞争加剧,加工费承压,利润水平不高,资金占用大,成本损耗高,定价模式不统一,点价交易与套保难度加大,凡此种种都将是成为未来铜杆行业发展的制约,行业出清的拐点或将在此轮铜价的周期中逐渐显现,或许当前这种高铜价下企业面临的生产困境是行业升级变革的催化剂。

作为生产者的行为选择,在成本端,目前进口加工设备有一定国产化替代的趋势,工艺升级降低成本;原料端的废铜价格优势体现,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同样具有一定成本优势,在目前精废价差和废铜供给的趋势下,这种替代效应或将愈发明显。在消费端,中国传统线缆需求增量不会太大,漆包线用杆的增加趋势也难形成较大的铜杆用量,生产者面临产品质量升级或寻找出口路径的两种模式,而这两类基于消费寻找的发展方向需要一定成本投入,因此规模企业,资金实力雄厚的加工企业或将脱颖而出。

(数据来源:SMM,WIND,美尔雅期货研究院)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的原创内容。来源未注明或非铜云汇的文章,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所有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
铜价分析 美尔雅期货 相关的信息

标普全球分析师预计2025年LME铜价平均为9825美元

外媒1月2日消息:标普全球商品洞察的分析师预测,2025年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的平均价格将达到9,825美元/吨。2024年LME三个月铜价平均为每吨9,307美元。周四,LME三个月期铜价格为8,807美元/吨。
2025-01-03 07:33:03

知名分析师认为铜价将在8500到9500美元之间盘整

9月4日消息:曾担任高盛大宗商品主管的资深分析师杰夫?库里表示,在头号金属消费国中国的政策支持开始生效并带来需求面动力之前,铜价可能会在8,500美元至9,500美元的窄幅区间内波动。自5月份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创出11,104.50美元的历史高点以后,迄今铜价已经下跌19%,因为受到LME铜库存膨胀以及中国消费疲软的压力。目前担任凯雷集团能源路径首席战略官的库里表示,作为铜消费关键支柱行
2024-09-04 13:25:51

StoneX公司分析师预计今年年底铜价可能超过10,500美元/吨

外媒6月28日消息:经纪商斯通艾克斯公司(StoneX)分析师NatalieScottGray表示,她认为今年LME铜价平均达到每吨9,500美元左右。她补充说,到2024年底,铜价可能会超过每吨10,500美元,因为届时美国将首次降息。继5月20日升至11,104.50美元的历史高点后,LME铜价已下跌14%,部分原因是头号金属消费国中国的需求疲软,而美国降息前景存在不确定性。周五将发布美联储
2024-06-28 21:30:24

关注沪铜逢高沽空机会

海外高利率环境下6月5日消息;海外高利率环境与潜在债务风险引发金融市场动荡的概率大幅提高,市场的风险偏好短期难大幅回升,铜价上行空间有限。6月中旬美联储议息会议可能是下一个博弈的焦点,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海外高利率环境限制铜价的上涨,国内经济复苏斜率放缓。此外,供应端的压力在下半年或更加明显,国内传统需求与去年持平,新能源产业的高景气度成为消费唯一亮点,我们预计铜价将在63000—67000元/吨
2023-06-06 08:20:21 铜价走势分析

2023年06月05日云汇铜价行情:今日铜价上涨

上海现货 最低 最高 均价 涨跌 66390 66480 66435 +170 广东南储 最低 最高 均价 涨跌
2023-06-05 15:38:43 今日铜价 铜价分析

2023年06月03日云汇铜周报:长江有色铜周均价65928

现货行情 市场 周均价 涨跌 长江有色 65928 +1244 上海现货 65821 +1257
2023-06-03 10:08:50 铜周报 铜价分析 铜周均价

2023年06月02日云汇铜价行情:今日铜价上涨

上海现货 最低 最高 均价 涨跌 66220 66310 66265 +250 广东南储 最低 最高 均价 涨跌
2023-06-02 15:20:35 今日铜价 铜价分析

瑞银表示,短期铜价可能看跌,但是不会长期滞留低位

外媒6月1日消息:瑞银集团的分析师表示,如果疲软的现货信号随着供应增长而进一步恶化,或者避险情绪增加,铜价可能在短期内测试理论上的支撑水平,对于CME期铜而言,这一理论支撑位于3.20美元/磅;对于LME期铜而言,位于7,000美元/吨。不过,瑞银分析师认为铜价不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滞留低位。瑞银分析师的研报称,近期现货市场信号很弱,投机资金净持仓已经从净多头转向中性/空头。2023年全球铜市将出现
2023-06-02 11:18:31 铜价走势 铜价分析
更多与 铜价分析 美尔雅期货 相关的信息
微信免费铜价推送
关注九商云汇回复铜价格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