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简称洛阳铜加工)是中铝集团所属中国铜业直管企业。该公司前身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阳铜业)是国家“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多年来屡创辉煌业绩,被誉为新中国铜加工行业的“摇篮”。2016年7月,洛阳铜业主业剥离后成立洛阳铜加工,公司资产规模27.2亿元,拥有铜及铜合金加工、铝镁材加工等生产系统及研发检测机构,生产的铜及铜合金板、带、箔、管、棒、型、铝镁板带材等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交通、建筑、通讯等领域,是国防军工用铜材研发生产基地和主要供应商。
由于受全球经济危机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洛阳铜加工步入低谷,地方政府和上级组织采取各种措施扶持发展,但洛阳铜加工连年亏损,一直在扭亏脱困的道路上艰难跋涉。
往日辉煌不再,员工士气低落,企业该何去何从?
2021年1月,根据中铝集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中国铜业在洛阳铜加工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
一石激起千层浪。职业经理人改革调动了经理层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激活了干部员工的精气神,各类生产要素的动力活力竞相迸发,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屡创历史新高,铜加工材产量突破10万吨大关,实现报表利润超过6000万元,同比增幅达302%,一个连续多年亏损的老大难企业,再度焕发勃勃生机。
党建引领激斗志
这是一场自上而下、分步实施的深刻变革。
“越是市场化改革,越要加强党建;改革进行到哪里,党建引领的作用就要发挥到哪里。”对改革,洛阳铜加工党委书记、总经理曹旗文有着坚定的信心。
洛阳铜加工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依法依规、高效有序完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调整,修订《公司章程》、完善董事会、党委会、高管层的决策机制,建立起权责清晰、有效制衡的现代企业制度。把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公司章程,明确党组织的法定地位;修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决策权限管理办法》《党委会议事规则》,制定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进一步明确党委研究讨论重大问题和经营管理重大事项的前置程序,制定“三重一大”事项清单,明确各治理主体的责权边界和决策事项。
洛阳铜加工党委始终坚持“党建是搞好央企的法宝”,坚持依靠党建铸根塑魂。围绕公司年初确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11511”战略,其中第一个战略措施就是“党建引领铸根魂”。
公司党委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作用,持续“转观念、转作风、转方法”。各级党组织把生产经营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作为党建工作的关注点,深入开展全要素对标,组织党员开展“赶超标杆我能干成什么”和“两带两创”实践活动。在夺取企业目标攻坚战中,发挥“党员先锋队”“党员先锋岗”等作用,为企业业绩提升提供了坚强动力。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洛阳铜加工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不断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做到在改革面前不迷航、困难面前不退缩,斗志昂扬开启新征程。
在改革过程中,洛阳铜加工及时调整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党委班子成员深入一线向员工解读改革内容,各级党组织做好员工思想引导,党员在改革过程中顾全大局,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确保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三项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关头勇者胜。
洛阳铜加工严格贯彻执行中铝集团党组、中国铜业党委关于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按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的要求,按下改革“加速键”。以“市场化改革”为主线,以“全要素对标”为路径,以“工作任务清单”为抓手,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以及历次改革的经验教训,提出“八个能”,即: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多能少,机构能增能减。
在组织机构优化调整和管理人员竞聘工作中,深入贯彻“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公平公正、双向选择”原则,对现有管理人员职数进行大幅压减。管理层组建职业经理人团队,完成身份转换;中层管理人员实行任期制、契约化管理。
曹旗文说:“我本人也按照‘市场化选聘和市场化退出’的原则,转换了身份,成为了职业经理人。”
机构改革结合实际做好“加减法”,增设了装备保障部、工艺质量部。打破模块壁垒,推行扁平化管理,优化压减内设机构,业务模块由101个减少到69个,精减比例达32%以上,组织运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首先围绕“主席台”和“前三排”进行。中层管理人员从42人压减到33人,精简21%;业务主管从152人压减到100人,精简34%;公司管理人员从330人压减到200人以内,占比由之前的22%降至12.8%。
改革构建起员工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完善了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薪酬分配考核机制,探索超额收益奖励、市场化项目收益奖励方法,确立对干部经营结果的相应奖惩机制。营销单元重点考核订单净值对利润的贡献,综合两金压降评价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工程技术单元实行新品研发项目团队负责制,根据项目难度、进度,确定分配系数;生产单元指标考核直接分解到机台、班组,做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
改革不搞“一刀切”,结合实际“一线一策”“一厂一策”。宽厚板工区采取“承包制”试点。管棒厂和铝镁板带厂率先实施事业部制改革。
洛阳铜加工通过改革,完善市场化薪酬体系,大幅提高绩效薪酬占比,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以业绩考核定收入,合理拉开薪酬分配差距,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在激励机制下,公司生产管理日趋进步,均衡生产逐步形成,月度计划按进度分解落实,不仅实现了产销规模创新高,而且带动了成本指标向好,加工材吨产品电、氮气等单耗环比均呈下降趋势。
改革,激发活力、催生动力。改革,让员工有盼头,企业有奔头。
洛阳铜加工生产运行部经理刘富良对这场改革感触颇深:“业绩指标与‘帽子’和‘票子’挂钩,刚性兑现、刚性淘汰。自己从刚开始感受到任期制契约化带来的压力,到运行过程中激发出来干部员工的动力,以及到现在给洛阳铜加工发展带来的活力,市场化改革让员工看到了希望。”
机制变革激活一池春水
人心思改,人心思进。洛阳铜加工改革蹄疾步稳,员工价值创造能力不断增强,企业人工效能持续提升,产量节节攀升。
改革后,洛阳铜加工各部门和各级员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竞争意识明显提升,思想观念明显转变,危机意识明显增强。管理人员更加关心企业效益与长远发展,账越算越细,工作越干越有劲头,信心越来越足,风清气正、正气充盈的氛围日渐浓厚。
洛阳铜加工通过全要素对标,补短板、强弱项,构建价值管理体系,增强可持续盈利能力,劳动生产率、销量、综合能耗、金属占用、结构成品率、火耗、成费比7项对标指标均好于历史及年度目标,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抓实抓细成本管控系统工作,完善财务预算和分析体系;建立“节约归己,超额自担”降本机制,严控动能和辅材备件的消耗;压降原料采购、库存成本,实行精准化管理;建立权责利对等的技术攻关降本激励机制,开展降低熔铸金属损耗攻关和现场管理工作,1-10月,洛阳铜加工完全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14.75%。
装备保障部是此次改革新成立的部门,经理肖江奇说:“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公司市场化改革战略部署,树立‘一盘棋’思想,急生产所急、想质量所想、做基础之事,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运用体系思想抓好装备保障、采购保障、动能保障全链条各环节。”
科技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洛阳铜加工以市场为导向,围绕新基建、卡脖子问题等国家重点工程,培育出LY32、1166等新的高附加值“杀手锏”产品,并初步实现产业化。检测技术有限公司《NIL PT-2950金属材料冷轧薄板室温拉伸试验(国际比对)》项目,获得北京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有限公司“中国认可能力验证满意结果证书”。与东北大学举行战略合作签约暨项目启动仪式。通过实施“校企合作”战略,进一步推进有色金属高端材料、高端装备的国产化步伐,努力打破国际霸主的垄断地位,解决我国工业“卡脖子”问题,满足民族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截至目前,洛阳铜加工实现月度订销“双一万”的历史最好纪录,累计有色金属加工材产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6.8%。
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作为中铝集团、中国铜业第一批职业经理人,面对洛阳铜加工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曹旗文百感交集。他认为,人努力天帮忙。他对这场改革最大的感悟是“两大两好”:市场化改革的压力大、责任大;党建作用发挥好、市场化改革的机制好。
回望来路,曹旗文表示,今天之所以能够取得市场化改革的一些初步成效,主要“法宝”就是党建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加速”作用。展望未来,他信心满满:“‘十四五’期间,我们将践行产业报国理念,扛起企业责任担当,搞好生产经营和主营业务,力争实现工业产值破百亿元,产销规模达到13.8万吨目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下一步,洛阳铜加工将围绕制造强国战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瞄准“卡脖子”项目和国防建设重点领域,抓住国内国际双循环机遇,走出一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道路,再展雄风,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