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情况来看,废旧进口方面,从公布的第一批六类进口企业情况来看,进口管理更倾向规范而不是限制,因此,影响降低;铜精矿加工费继续走低,这对中小冶炼企业影响延续,预期将会对产量构成影响,矿进口环比收缩已经显示影响在实现;而需求方面,从领先指标来看,中国发电设备投资近月增速明显高于电网投资,按照经验预估,未来需求是存在一定好转预期。整体上,铜微观供需层面的预期展望是好转的,加上贸易战氛围缓和,铜价格筑底。另外,6月产量增加以及需求的低迷,使得此前铜价再度承受住了考验,底部构筑更为牢靠,虽然不排除未来价格继续反复可能,但铜价格越来越强的走势格局或不发生变化。此前铜价格一度突破上涨,铜价格回升预期愈发明显,不过,考虑到需求预期尚未兑现,上涨过程难以一帆风顺,需要有足够的持有耐心。
铜品种:行业要闻
1、利马1月10日消息,秘鲁能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1月份,除了铜和锡以外,该国主要金属产量下降。铜产量从去年同期的20.6万吨增至21.4万吨,增幅3.8%,数据亦显示,2021年秘鲁铜产量有望扩大到300万吨。
2、圣地亚哥2月7日消息,智利铜业委员会(Cochilco)周四称,该国国营铜业公司(Codelco)2018年产量下滑1.9%至180万吨,全球最大铜矿场埃斯孔迪达(Escondida)同期产量则大增34%。矿石品级自然下降,影响了Codelco的产出,该公司正在寻求通过一大型升级改造项目来解决该问题。
3、利马2月10日消息,秘鲁环境监管部门周日报告称,南方铜业公司(Southern Copper Corp)旗下一座尾矿坝出现泄漏问题,泄漏的污水扫做到了一形条满是洪水的河流之中。
4、2月11日消息,南方铜业(Southern Copper Corp)周一称,该公司旗下秘鲁一座关键的选矿厂将部分关闭3-5天,因该公司需要完成该选矿厂附近的铜尾矿坝和铁路等基础设施的修复工作,此前当地出现暴雨天气。
5、雅加达2月18日消息,印尼自由港(PT Freeport)发言人Riza Pratama周一称,铜精矿出口许可于2月15日到期,该公司还未获得新的出口许可。矿业部将帮助其获得新许可。 Pratama称,自由港目前将部分产出运输至东爪哇省的炼厂。2019年印尼铜精矿出口量预计降至20万吨,去年为120万吨。
6、外媒2月18日消息,印度最高法院周一撤销了环境法庭的一项指令,该指令为韦丹塔(Vedanta)在印度南部的铜冶炼厂重开扫清了道路,致使该公司开始运营的计划被打断。2018年5月,泰米尔纳德邦政府命令永久关闭此冶炼厂。此前,该冶炼厂在索图库迪市爆发了大规模杭议活动最终导致警方向示威者开枪,造成13人死亡。去年12月,印度国家绿色法庭撤销了该邦关闭工厂的决定,促使邦政府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
7、《华尔街日报》周二援引消息人士称,嘉能可(Glencore)计划在其刚果最大的铜钴矿之一削减产量。报道称,位于刚果的铜钴矿Mutanda Mining Sarl的减产可能是暂时的,因该公司正在寻找新的铜矿开采方式。
8、智利矿业部长Baldo Prokurica周二称,智利月初的强降雨料损及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旗下Chuquicamata和Radomiro Tomic铜矿的产出。
9、据安泰科统计,2019年1月,国内铜原料进口强劲,进口铜精矿(实物量)189.5万吨,同比大幅增加29.57%;进口粗铜8.6万吨,同比增加22.3%。2019年1月中国进口废铜(实物量)17.69万吨,同比减少11.51%。经折算含铜量为78.66%(上年同期为58.97%),即进口废铜金属量达到13.91万吨,同比大幅回升18.03%。
10、圣地亚哥2月28日消息,智利国家统计局(INE)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智利1月铜产量为460,064吨,较上年同期减少4.5%,较12月的557,780吨纪录高位下降17.5%。统计局将铜产量下滑归因于国内几大铜矿的矿石品位下降。智利为产铜大国,去年产量达到583.1万吨。2月初,智利铜业委员会预计今年产量将增至1.9%至594.1万吨。委员会称,增幅将主要来自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以及必和必拓旗下的Spence铜矿。该矿的冶炼设备在2018年发生火灾。统计局数据显示,智利1月黄金产量同比增长17.1%至2,914千克,白银产量同比上升14.6%至97,451千克。
11、秘鲁央行行长Julio Velarde表示,随着新矿投资增加,秘鲁铜矿年产量在2023年预计将达到330万吨。Velarde在多伦多举行的加拿大勘探与开发者协会(PDAC)会议上表示,预计秘鲁今年的矿业投资为57亿美元,2020年为61亿美元,去年为50亿美元。
12、两位来自冶炼商方面的知情人士称,中国大型铜冶炼商周四将2019年第二季度的最低加工精炼费用(TC/RC)下调逾20%。消息人士称,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小组(CSPT)周四将在上海召开会议,确定第二季度铜精矿加工精炼费用(TC/RC)标准为每吨73美元,或每磅7.3美分。
13、亿万富翁、艾芬豪矿业公司(Ivanhoe Mines )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长罗伯特?弗里德兰(Robert Friedland)在圣地亚哥举行的CESCO铜业周会议上铜业周表示Kamoa-Kakula将与La Escondida竞争世界第一大铜矿。
14、嘉能可赞比亚Mopani矿业Nkana和Mufulira铜矿的复产计划,因3月19日事故被迫停止。Mopani矿业2018年产铜12万吨。
15、2019年4月19日 上午,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的2019年中国再生铜产业链高峰论坛在浙江宁波召开。会议对今年7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废六类”转限制类进口政策的执行做出了详细介绍。重申了只有实际从事加工利用的企业才能进行申请,不得委托其他企业代理进口。
16、云南铜业在5月16日下午举办的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东南铜业项目自去年6月30日点火试车以来,现生产平稳,一季度东南铜业已实现盈利。赤峰云铜现已投产,正在按照达产计划稳定生产。上述两个公司达产后,公司生产规模将达到130万吨以上。
17、赞比亚总统Edgar Lungu周五称,尽管面临一些矿业公司的反对,他仍坚持进行税务改革即采用不可退还销售税替代此前的增值税。
18、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29日介绍,2019年4月下旬,已通过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通知有关企业,5月起即可向所在地省级生态环境部门提交进口废金属申请。对于符合许可条件的申请,生态环境部将加快审批节奏,力争6月底前审批发放下半年第一批废金属进口相关许可证。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均已就绪,审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19、据外电,韦丹塔资源(Vedanta Resources)旗下的赞比亚Konkola铜矿(KMC)周三表示,计划于6月22日重启旗下Nchanga冶炼厂。KMC在声明中称,在铜精矿到货之前,Nchanga冶炼厂一直处于闲置状态。
20、外媒报道,自由港发言人Riza Pratama表示,新冶炼厂将于2023年底开始生产。冶炼厂每年将处理200万吨铜精矿,位于东爪哇省的Gresik,公司正在申请额外的铜精矿出口配额。
21、赞比亚法院周四裁定,韦丹塔资源不能参与关闭其孔科拉铜矿(KCM)的清算程序,但允许韦丹塔上诉。韦丹塔表示,将采取紧急措施保护其在赞比亚的资产,并在必要时候寻求国际仲裁。此外,法院还安排在7月4日举行听证会,考虑韦丹塔和KCM董事由总部位于赞比亚首都卢萨卡的Nchito&Nchito律师事务所代表的请求。
22、6月19日下午2点10分,白银有色集团公司转型升级重点项目——铜冶炼技术提升项目闪速炉经过1个月的点火烤炉后正式投料生产,顺利产出了第一炉铜水。标志着白银有色引进的世界先进炼铜工艺——闪速炉熔炼工艺全线打通,实现了创新性“白银炉”与现代“闪速炉”的优势互补。铜冶炼技术提升项目是白银有色做强做优主业、加快转型升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工程,该项目的正式投运将使公司铜冶炼产能翻番达到40万吨,技术经济指标跻身行业和世界先进水平,必将进一步提升白银有色在铜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23、力拓表示,由于潜在的稳定性风险以及严峻的地面条件,蒙古Oyu Tolgoi铜金矿项目地下工程的成本或将再增加12—19亿美元,并且工期会延长至16—30个月。
24、紫金矿业旗下产能15万吨/年黑龙江铜炼厂计划于8月18日点火投产,9月开始投料。该冶炼厂的始建于2017年5月,每年可生产15万吨阴极铜、60万吨硫酸、3吨黄金和50吨白银。
铜市简评:
铜市逻辑:
中期逻辑:全球铜精矿供应未来5年刚性增量比较小,而弹性增量主要取决于价格,而精炼产能虽然投放较多,但是受限于铜精矿供应,实际供应增量不足以使得铜价格再度下跌,因此中期铜价格筑底预期明显。
短期逻辑:废旧进口方面,从公布的第一批六类进口企业情况来看,进口管理更倾向规范而不是限制,因此,影响降低;铜精矿加工费继续走低,这对中小冶炼企业影响延续,预期将会对产量构成影响,矿进口环比收缩已经显示影响在实现;而需求方面,从领先指标来看,中国发电设备投资近月增速明显高于电网投资,按照经验预估,未来需求是存在一定好转预期。整体上,铜微观供需层面的预期展望是好转的,加上贸易战氛围缓和,铜价格筑底。另外,6月产量增加以及需求的低迷,使得此前铜价再度承受住了考验,底部构筑更为牢靠,虽然不排除未来价格继续反复可能,但铜价格越来越强的走势格局或不发生变化。此前铜价格一度突破上涨,铜价格回升预期愈发明显,不过,考虑到需求预期尚未兑现,上涨过程难以一帆风顺,需要有足够的持有耐心。
走势分析:
31日,现货市场升贴水格局较此前一个交易日小幅回升,下游企业采购有所增多,另外,远期合约升水提升也刺激期现买盘,市场成交整体改善。另外,各个品牌之间价差继续维持较小的价差。
上期所仓单31日小幅回升,但幅度有限,近几日,上期所仓单反复,但整体变化不是很大。
31日,现货进口维持小幅亏损,但由于远期合约走强,当日洋山铜溢价整体小幅上调。
31日, LME库存整体下降2000吨,主要集中在欧洲仓库。另外,COMEX库存继续增加。
矿方面,7月粗铜加工费CIF进口报价145-155美元/吨,国内报价1200-1350元/吨。由于国内炼厂对粗铜需求的增加,且海外进口部分大幅缩减,粗铜加工费表现易跌难涨。市场也有部分持货商称已下调了下半年的长单报价,手中货源紧俏。原料端紧张格局延续。
下游方面,7月3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显示,2019年7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2.2%,环比上升11.8百分点,同比上升8.3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警戒线之上。
宏观方面, 美联储宣布美国至7月31日利率决定上限为2.25%,下限为2%,符合此前市场预期。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昨日公布数据显示,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为三个月高点,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综合情况来看,铜供应端支撑依然不变,但需求端疲软格局依旧,特别是美联储降息使得市场对短期需求悲观得以确认,不过,铜需求预期并没有改变,因此,铜价格看涨方向不变。
整体情况来看,废旧进口方面,从公布的第一批六类进口企业情况来看,进口管理更倾向规范而不是限制,因此,影响降低;铜精矿加工费继续走低,这对中小冶炼企业影响延续,预期将会对产量构成影响,矿进口环比收缩已经显示影响在实现;而需求方面,从领先指标来看,中国发电设备投资近月增速明显高于电网投资,按照经验预估,未来需求是存在一定好转预期。整体上,铜微观供需层面的预期展望是好转的,加上贸易战氛围缓和,铜价格筑底。另外,6月产量增加以及需求的低迷,使得此前铜价再度承受住了考验,底部构筑更为牢靠,虽然不排除未来价格继续反复可能,但铜价格越来越强的走势格局或不发生变化。此前铜价格一度突破上涨,铜价格回升预期愈发明显,不过,考虑到需求预期尚未兑现,上涨过程难以一帆风顺,需要有足够的持有耐心。
策略:谨慎偏多
风险:需求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