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沪铜低开高收,主力合约跌0.15%,收于47310元/吨。18日,LME库存减少3525吨至29.6万吨,LME注销仓单占比持续减少至20.6%;SHFE铜仓单增加3430吨至6.7万吨。而上周,SHFE库存环比减少9871吨至15.2万吨,上海保税区铜库存环比减少1.9万吨至31.8万吨,保税区已连续减少已达19周。量价方面,18日沪铜所有合约较上一交易日成交量增加4138手至25.7万手,持仓量增加9950手至58.7万手。其中,主力合约前20名买单持仓量减145手至7.1万手,前20名卖单持仓量增1699手至8万手。今日1910合约与1911合约继续显back结构,价差50元/吨左右。
现货方面,18日洋山铜仓单溢价75美元/吨,这两日稍有下降。前一日LME现货升贴水为-32美元/吨,升贴水随盘面下跌而下降。据SMM,18日上海电解铜现货对10月合约报价升水160~升水210元/吨,各品牌升贴水较昨日提升40-50元/吨。整体而言,货紧价高,贸易商询价活跃,动权仍掌握在持货商手里,高升水格局暂难改变。
行业层面,据中国海关总署消息,8月流入中国的未锻造铜(包括阳极铜、精炼铜和半成品)达40.4万吨。较7月份的42万吨下降3.8%,同比下降3.8%。未锻造铜进口下降与8月传统消费淡季需求下降有关。而中国8月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同比增9.2%,1-8月累计同比增10.5%。据国家统计局数据,8月精炼铜产量80万吨,同比增加8.1%,1-8月累计值615.2万吨,累计同比增5.8%,产量高于SMM调研数据。国内铜精矿产量提升为国内冶炼产能增加和进口铜精矿增加导致。
另据SMM统计,8月份铜材产量169.8万吨,同比增长5.2%,1-8月累计1296万吨,累计增9.5%,铜材产量增加可能与电网建设耗材增加所致。8月黄铜棒企业开工率为67.56%,其中小型企业开工率下降较明显,与废铜供应原料趋紧有关。进入9月,电线电缆消费有继续回暖迹象,交易所库存陆续减少,保税区库存持续下降,“金九银十”预期较乐观。
宏观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零总额和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均低于前值和预期,显示经济下行压力不改。近日,欧洲央行宣布降息并重启QE,中国央行加大逆周期调节,开启全面降准,全球负利率背景下政策持续加码,利好铜价。且市场对9月消费改善有预期,对铜价有支撑作用。在供应偏紧需求存预期背景下,铜价探低回升后上涨可期,但过程可能并非一帆风顺。同时,密切关注凌晨美联储利率决议和宏观变动。
策略:
1. 单边:谨慎看多,逢低做多;2. 跨市:若进口盈利开启可正套;3. 跨期:暂无;4. 期权:买入看涨关注及风险点:
1. 全球经济持续下行导致需求疲软;2. 电网投资不及预期;3. 避险情绪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