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点:
量价:17 日,沪铜低开高收,主力合约收于 46650 元/吨,跌 0.49%。沪铜所有合约较上一交易日成交量增 3.1 万手至 22 万手,持仓量增 1.8 万手至 56.8 万手。其中,主力合约CU1912 前 20 名买单持仓量增 501 手至 7 万手,前 20 名卖单持仓量增 1194 手至 8.6 万手。
库存仓单:17 日,LME 库存减 475 吨至 27.5 万吨,LME 注销仓单占比 22%,连续两周下滑。SHFE 铜仓单较 16 日减 1745 吨至 6.3 万吨。
现货方面: 17 日,洋山铜仓单溢价 83 美元/吨,较昨日回升 2 美元/吨。而上日,LME现货升贴水为-30 美元/吨。据 SMM,17 日上海电解铜现货对近月合约报价升水 50~升水80 元/吨,较昨日有所上调。整体而言市场成交一般,持货商报价坚挺而贸易商维持刚需,供需双方重显拉锯僵持态势。
(1)17 日,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组(CSPT)在上海召开会议,敲定 4 季度铜精矿 TC 66美元/吨,较 3 季度的 55 美元/吨增长 20%,略高于市场预期。(2)据海关总署周一公布数据显示,9 月中国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为 44.5 万吨,环比上升 10.1%,同比降 14.6%。
1-9 月中国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总量为 353.9 万吨,同比下滑 11.3%。9 月我国进口铜矿砂及铜精矿共计 158 万吨,同比下滑 18.1%;1-9 月累计进口量为 1600 万吨,同比上升 6.8%。
(3)Oz Minerals 发布报告称,公司今年第三季度表现稳定,故保持 2019 年铜产量预期不变,仍为 10.3 万-11.55 万金属吨。(4)力拓公布的报告显示,2019 年第三季度铜产量为15.8 万吨,同比减少 1%,环比增长 15%,反映出 Kennecott 铜品位较高,埃斯孔迪达(Escondida)铜矿铜产量增加;前 9 个月产量为 43.76 万吨,同比减少 4%,全年产量指导不变。必和必拓(BHP Group Ltd)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0 财年第一季(截至 9 月30 日当季)铜产量达到 43 万吨,自澳大利亚和智利的供应受扰事件中恢复,较上年同期增长 5%。此外,(5)据 SMM 调研数据显示 9 月份铜管企业开工率为 78.06%,同比超预期回升 6.11 个百分点,环比回升 5.02 个百分点;9 月废铜制杆开工率环比回升 6.28%,同比增加 6.83 个百分点。9 月份铜板带箔企业开工率为 70.62%,同比下滑 6.16 个百分点,环比回升 1.16 个百分点。9 月漆包线开工率为 70.35%,与 8 月相比环比上涨 0.31%观点:近日南美矿区罢工风波再起,生产再生不确定因素,但预估影响有限。加工端,下半年国内新扩建的产能项目不断推进,而市场多方调研均反应 9 月电解铜产量或将环比减少,产量不及预期,主因阳极铜和废铜供给紧张所致。目前,TC 维持低位,供给紧张局面或由矿端转向精炼铜端。近日,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组(CSPT)敲定 4 季度铜精矿TC 66 美元/吨,较 3 季度的 55 美元/吨增长 20%。9 月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延续下滑,进口铜矿砂及铜精矿同比超预期降 18.1%,为前期需求疲惫所致。但 9 月份铜管企业开工率超预期同比回升 6.11 个百分比,各铜材开工率均环比增加,反映下游需求存在边际改善。目前,交易所库存维持低位,保税区库存持续下降。且电网领域电源投资和电网投资增速差仍然存在需求的未兑现预期,四季度需求有待进一步发力。整体而言,供应端对铜价拉涨作用有限,趋势行情仍取决于需求。
策略:
1. 单边:中性;2. 跨市:若进口盈利开启可正套;3. 跨期:暂无;4. 期权:暂无关注及风险点:
1. 经济下行拖累需求;2. 电网投资不及预期;3. 宏观风险近期供需逻辑:
供需来看,进口精炼铜现货 TC 持续低迷,粗铜、铜杆加工费仍维持低位,表明供给偏紧局势不变,但目前并未给冶炼厂和加工商的生产带来影响,各类型冶炼厂开工率相对较高,短期铜供应仍处于较高位。中国 8 月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精铜矿产量同比均显增幅,由于 8 月传统消费淡季需求不足,出库速度缓慢,库存有一定累积。8 月铜管等铜材等下游开工率处于低位且有所下滑,地产施工和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逐渐下滑,空调汽车等下游需求也难言利好。但 7、8 月电线电缆企业开工率同比上升,精铜制杆开工率好于预期,电网投资有所回升。9 月,电线电缆消费有回暖迹象,交易所库存维持低位,保税区库存持续下降。
中期来看,电网领域电源投资和电网投资的增速差依然存在,下半年来自电网领域的订单或将增多,电网投资有望下半场继续发力。中长期随着 5G+工业互联网线路的持续铺进,老旧小区改造计划的启动,需求存在利好。供应端来看,矿源端已经很难依赖矿商降低成本来带来利润,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铜矿品位下降是较为普遍的问题,这对于整体原生精炼铜的成本变化是有抬升趋势的。且从十大铜精矿企业新增产能进展来看,预估较大程度后延,下半年铜精矿维持偏紧格局不变。另外,考虑到 2019 年长协加工费比较高,而 2020 年长协加工费较低,因此,一旦执行新的长协加工费,产量受到影响的概率较大。总体而言,全球铜精矿供应未来 5 年刚性增量比较小,而弹性增量主要取决于价格,而精炼产能虽然投放较多,但是受限于铜精矿供应,实际供应增量不足以使得铜价格再度大幅下跌。库存方面,含保税区全球总库存持续下降且处于近三年低位,随着库存周期调整,中期铜价格具有筑底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