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
节后第一周沪铜主力合约 CU2104 强势上涨,收于 64320 元/吨,周涨幅 5.72%,创下 2011 年 9 月份以来新高。
后市展望
供应端,铜矿现货市场相对平静,大格局上相对短缺的局面难以出现实质性改善,铜矿加工费低位,节后第一周环比上升1.58 美元/吨,至 42.08 美元/吨。根据全球主要矿企产量恢复及新增产能释放节奏估算,预计铜矿加工费 TC 很难持续回升,冶炼亏损减产对铜价支撑的逻辑延续。
需求端,国内宏观经济好转,受鼓励“就地过年”政策影响,预计春节后下游开工恢复速度会显著快于往年,铜消费有望持续改善。
海外欧美国家经济复苏预期较强,美国 1 月份 Markit 制造业PMI 超预期上升至 59.2,欧元区 2 月制造业 PMI 回升至 57.7,其中德国 2 月制造业 PMI 回升至 60.6 高位。随着疫苗接种推进,海外疫情缓和,每日新增确诊逐步下滑,海外经济复苏预期较强,利好国内铜终端产品出口消费。
情绪层面,疫情缓和叠加美国刺激计划推进相对顺利,宏观预期持续向好,提振基本金属金融属性。
库存方面,春节期间国内社会库存垒库 4.89 万吨。当前三大交易所叠加保税区库存 66.69 万吨,处于近几年季节性低位。
综上,我们认为目前铜处于商品属性(铜矿相对短缺,消费恢复预期较快)与金融属性(投机、投资)共振的阶段,铜价有望持续上行。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