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市逻辑:
中期逻辑:全球铜精矿供应未来5年刚性增量比较小,而弹性增量主要取决于价格,而精炼产能虽然投放较多,但是受限于铜精矿供应,实际供应增量不足以使得铜价格再度下跌,因此中期铜价格筑底预期明显。
短期逻辑:在中国新增冶炼产能未投放之前,现货市场仍然以偏紧为主,但短期精废价差已经拉开,废旧铜重回消费;另外,铜精矿进口量已经开始大幅增加,中国精炼铜产量供应预期逐步开始兑现,国内现货强度在下降,因此,铜价格预期或开始走弱。
走势分析:
18日,现货市场升贴水继续走弱,整体贴水幅度小幅扩大,不过,品牌之间的价差收缩,特别是湿法铜,由于贴水幅度较大,货主已无意愿再度扩大,好品牌铜贴水则小幅扩大,因此品牌之间价差得以降低。另外,现货市场成交比较低迷,下游企业继续观望,采购以刚需为主。而中间商更青睐可交割品牌,但目前的贴水仍然不足以引起中间商采购兴趣。
18日,精炼铜现货进口亏损继续小幅收窄,但绝对亏损依然比较大,因此,继续抑制当期精炼铜进口,不过此前市场进口货源尚未消化完成,因此,现货市场货源仍然偏宽松。
但是进口货源多难以注册仓单,因此,当前国内铜仓单数量依然相对偏少,因此支撑当月1811合约。
18日,上期所仓单小幅下降,主要是当前现货市场主流货源以湿法铜为主,而可以交仓的货源则相对少一些,因此,现货转仓单受限,但因价差的存在,未来仓单潜在依然以增加预期为主。
18日,LME库存继续下降,洋山铜升水保持不变,提单仍然较为紧张,现货弹性暂时仍然较低。
废旧铜18日持平,精炼铜价格小幅下跌,整体废旧市场滞涨抗跌格局依然没有改变。
综合情况来看,在中国新增冶炼产能未投放之前,现货市场仍然以偏紧为主,但短期精废价差已经拉开,废旧铜重回消费,抵消部分精炼铜紧张力量,另外,下游消费没有特别突出之处,以及新增冶炼产能已经陆续实际投放,特别是铜精矿进口的增加,铜价格预期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