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方面:据SMM讯,上月末境外入关量大幅增加,受到进口货源流入的影响,今日现货市场升贴水在持货商踩踏式出货下再度呈现快速调降之势,市场实际成交寥寥。早市部分持货商试图延续上周报价水平,然而市场全无买兴,由于进口好铜的持续流入,市场好铜报盘逐渐增多,部分持货商换现意愿较强下好铜报价呈现快速下泄之势,由升水360-430元/吨迅速调降至升水280-320元/吨,然而市场依旧死水一片,持货商再度开启砸价换现模式,尾盘甚至听闻升水300以下的贵溪铜和升水200元/吨以下的CCC-P,好铜物以稀为贵打破。在好铜的拖累下市场进入疯狂调降模式,平水铜也由早市升水180-200元/吨下调至升水150-160元/吨,市场几难有成交,平水铜的调降势头难见平息,尾盘跟随好铜一路下调至升水110-120元,部分持货商甚至报至升水100元/吨,才听闻少量买盘,平水铜报价才逐渐企稳。湿法铜也随波逐流,在BMK和NOLRISK等品牌的报价指引下由升水50-70元/吨调降至几近贴水水平,除BMK货源稀少,成交稍好外,NOLRISK午后甚至报价至贴水80元/吨也难见成交,可见下游对于小幅贴水的报价接受度不高。
观点:
宏观方面,央行决定于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8.4%。海外方面,奥密克戎肆虐,美国疾控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已有16个州出现感染病例。但市场似乎对此早有了一定的预期,昨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以及原油价格反倒呈现出了走高的情况。
基本面来看,上周起矿端受疫情的干扰较大,据SMM调研了解,中国北方各重要口岸在疫情干扰下依旧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其中阿拉山口口岸和二连浩特口岸受到影响较大,阿拉山口口岸虽然并未关闭口岸,但是疫情防控下清关速度明显放缓,大量铜精矿以及电解铜滞留口岸;二连浩特口岸则是从11月28号起彻底暂停进口及接入非集装箱货物,具体恢复时间暂未确定;甘其毛都口岸在11月底关闭口岸一周,虽然预计从12月3日起恢复清关,但预计短期内清关发货速度难见明显回暖。总体看,今年四季度以来,受到防控疫情干扰下中国北方口岸进口量受到明显影响,中国10月从哈萨克斯坦进口量同比降低87.52%至仅剩1.32万实物吨,受此影响,铜精矿进口加工费TC在四季度呈现小幅回落之势。冶炼端方面,11月份全国各地限电潮基本结束,当月解铜产量82.59万吨,环比上升4.6%,同比上升0.5%。但矿端干扰以及硫酸价格下降抑制冶炼厂生产积极性,让11月电解铜产量难以回到二季度高位。终端消费方面,11月铜下游行业PMI综合指数终值为51.11,环比上升0.74个百分点;11月受全国结束大范围错峰用电刺激,再加上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略有放松,各行各业均略有获益综合PMI有所上升。细分来看,生产指数上升1.07个百分点至51.59,新订单指数上升0.8个百分点至50.97,取消限电再加上11月多数时间原材料价格都是维持在低位,刺激不少企业积极生产追赶订单。废铜方面,本周铜价下行,带动精废价差走弱,从合理区间上方回落至合理区间下方,废铜对于精铜的消费支撑从数据上看再次显现,库存方面,12月3日社库8.27万,环比上周五下降0.77万吨。其中广东库存0.59万吨已迫近历史最低位,因此带动华南铜升贴水的快速上行。上海库存在上周增加后,再度去库0.17万吨。SHFE周度去库4548吨至7389吨,已降至2014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LME周度去库5450吨至7.8万吨,去库态势仍在持续。进口方面,周内进口铜市场成交整体清淡,市场成交仅在周四比价“昙花一现”表现较好,而后又回到了冷清状态,溢价也呈现冲高回落态势。近期受海关加强对入境船舶的检疫工作的影响,部分船难以靠岸,港口工作效率较低,导致保税区库存进一步下滑。据SMM调研了解,本周五(12月3日)国内保税区铜库存环比上周五(11月26日)减少0.57万吨至18.35万吨,连续八周下滑,其中上海保税区库存环比下降0.47万吨至16.96万吨,广东保税区库存环比下降0.1万吨至1.39万吨。
总的来看,本周铜价重心整体下移,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影响以及市场对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担忧对铜价形成压制。基本面上,矿端扰动增加,中国北方各重要口岸在疫情干扰下依旧不同程度受到影响,11月TC指数下行明显。冶炼端,全国限电基本结束,但受矿端干扰及硫酸价格下降抑制冶炼厂生产积极性,11月电解铜产量难回二季度高位。废铜方面,铜价下行,带动精废价差走弱回落至合理区间下方,废铜对于精铜的消费支撑再次显现。消费端呈现淡季不淡,限电结束叠加房地产边际改善,11月铜行业PMI有所上升。库存方面,LME及SHFE持续去库,SHFE已降至2014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弱宏观强基本面情况下,铜价波动将进一步加剧。
策略:
单边:中性 2. 跨市:内外反套 3. 跨期:暂缓;4. 期权:暂缓
关注点:
美联储货币政策导向 2.美元指数走势 3.疫情风险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