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中期
l 短期低库存为铜价提供一定支撑;
l 春节期间铜处于季节性累库阶段,消费疲弱铜现货升水回落,后续铜价承压;
l 在专项债发行提速,国家财政刺激下基建投资前置,市场对春节后铜旺季消费持乐观预期;
预计铜价短期震荡运行或小幅下挫后,一季度开始炒作铜消费旺季行情,铜价仍有上冲可能;关注春节期间国内累库幅度,若累库幅度不及预期,低库存将为春节后的消费旺季预期提供较强的价格弹性。
长期
l 在美国高通胀风险下,下半年美联储或开启加息,全球流动性收紧;
l 在国内对新能源领域刺激以及海外大力发展新能源的背景下,2022年全球新能源领域铜消费增量60万吨;因新能源领域铜消费强度远远高于传统领域,未来新能源将成为全球铜消费的重要增长点;
l 随着Grasberg、Lone Star和国内巨龙铜矿产量释放以及新增项目的投产,2022年全球铜矿增量可观,但是智利铜矿品味下降以及秘鲁Las Bambas铜矿停产将带来一定减量,整体预计2022年全球铜矿增量在70-80万吨之间,下半年随着Teck QB2、英美资源 Quellaveco、俄罗斯 Udokan矿开始投产,铜供需进入小幅过剩;
下半年铜价重心下移。
风险点:新增矿山投产不及预期、智利铜减量超出预期,全球新能源增速不及预期,国内铜消费超预期。
一、2021行情回顾
1、宏观面主导,铜价冲高后震荡运行
2021年上半年在美国1.9万亿财政刺激、美联储维持宽松货币政策推动下,铜价进一步创历史新高;5月份之后全球高通胀引发市场关注,市场担忧美联储提前收紧货币,铜价高位回落,之后铜价便在美联储鸽鹰表述切换中震荡运行。
年初全球疫苗接种提速,疫情出现拐点,市场预期全球经济将快速复苏,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另外美国1.9万亿财政刺激法案即将落地,铜价在一片乐观氛围中快速上涨。2月底美国1.9万亿财政刺激法案落地后,短期铜价缺乏进一步上冲动力,再加上印度及欧洲疫情恶化引发市场担忧,铜价震荡运行。
4月初欧洲疫苗注射加快,疫情担忧缓解,市场开始关注美联储下一步政策动向。4月13日圣路易斯联储布拉德在讲话中提到美联储已经制定了缩减QE的路线图。但4月15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未提缩减QE路线图,维持鸽派言论,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铜价开启新一轮上涨,5月7日公布的美国4月非农就业数据爆冷引发铜价大涨近三千点。5月12日公布的美国通胀数据超预期又引发市场对美联储政策转向的担忧,同时国内两次国常会连续提及大宗商品上涨过快的问题,铜价高位回落。6月17日美联储议息会议超预期鹰派,铜价快速下挫至3月份的震荡区间。
在6月份美联储鹰派议息会议之后,7月美国部分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美联储官员也在公开场合频频发表鸽派言论,而且7月份开始Delta病毒席卷全球,对经济造成小幅冲击,市场认为美联储不会过快开启Taper,铜价因此小幅走高。7月底美联储议息会议如预期般释放鸽派言论,铜价上涨乏力;但7月底政治局会议提出纠正运动式减碳,国内黑色系大跌,而且7月中旬公布的国内房地产投资数据超预期下滑,8月19日公布的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7月已明确讨论Taper,铜价恐慌性下跌;但因全球货币依然宽松,海外经济维持高景气度,而且全球通胀处于高位,铜价底部支撑较强,小幅下跌后铜价又重回震荡中枢。
9月份全球能源短缺引发市场关注,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引发市场对高通胀的担忧;10月份LME铜库存注册仓单占比大幅上升至90%以上,10月14日欧洲最大精炼锌生产商Nyrstar宣布减产引爆有色行情,LME铜库存持续下降也引发市场对欧洲铜现货紧缺的担忧,LME铜升水大涨至1018美元/吨,铜价也快速攀升。10月19日国内开始对动力煤价格进行管控,20日伦交所对逼仓开始采取措施,铜价高位回落。之后仍在7万上下震荡运行。
图表1:2021铜价走势回顾-上半年
资料来源:文华财经 新湖期货研究
图表2:铜价走势回顾-下半年
资料来源:文华财经 新湖期货研究
2、检修及限电干扰炼厂产量,现货升贴水前低后高
2021年国内升贴水走势和往年的季节性走势有很大差别。二季度是铜传统消费旺季,但因铜价大幅上涨对下游消费有所抑制,再加上国内精铜产量同比大幅增长,因此铜现货报价呈现贴水,尤其是华北地区现货报价甚至达到贴水400元/吨以上。三季度国内炼厂受洪水影响以及超预期检修,产量有所下滑,而且铜价下跌后精废价差大幅收窄,精铜部分替代废铜消费,再加上精铜进口同比大幅下滑,上期所铜库存不断下降,铜现货报价大幅上升,华南地区作为国内废铜消费的主要区域,因废铜短缺,现货升水高达300元/吨以上。9月份以后限电和能耗双控制约炼厂开工率,精铜产量继续下滑,上期所铜库存下滑至5万吨低位,国内升水保持在高位。11月国内限电缓解,国内炼厂产量恢复,但11月中旬市场传出海关暂停开局增值税引发市场对精铜进口的担忧,国内现货报价在低库存的支撑下大幅攀升,上海地区升水一度涨至2200元/吨;之后海关开票问题缓解,现货报价回落,12月在国内消费疲弱,现货市场接货意愿不佳的带动下,现货报价转为贴水。
二、2022年铜矿增量显著,但智利或贡献一定减量
1、智利铜产量超预期下滑,2021年全球矿山增量不及此前预期
智利和秘鲁贡献了全球40%的铜产量,2021年智利疫苗注射进展较快,因此疫情对智利铜矿生产影响较小;但秘鲁疫苗注射进展较慢,上半年秘鲁铜产量虽较2020年大幅增长,但仍受疫情制约未恢复至正常水平。
年初时预计2021年随着全球矿山生产从疫情中恢复,再加上新增项目的扩产、投产,2021年全球铜矿增速在3%以上。但8月份开始智利铜产量同比持续下滑,一反面是因为智利露天矿山长期面临品位下滑的压力,部分矿山需要持续的维护或由露天转为地下开采,才能维持此前的产量,但2020年智利为应对疫情,矿山减少人员运营,导致2021年矿山品位下降问题较为突出;另一方面8月份智利的一些小型矿山拒绝薪资谈判开始罢工,再加上2021年智利还面临严重的干旱;多个因素叠加造成8、9、10三个月智利铜产量分别同比下降4.6%、6.9%、3.6%。根据BHP的财报,全球最大的矿山Escondida铜产量将较2020年下降18万吨,因罢工和干旱问题造成的减量在5万吨左右。2021年智利铜产量合计减量大致在23万吨,但因Spence矿山投产带来一定增量,1-10月智利铜产量累计同比下降2%至470万吨。
上半年秘鲁铜产量较去年同比大幅增长,但仍未恢复至往年正常水平, 8月份后秘鲁铜产量才接近往年正常水平。1-10月秘鲁铜产量累计同比增加10%至189万吨,但较2019年同期下降12余万吨。2022年预计疫情对秘鲁铜产量的影响进一步减少,秘鲁铜产量或恢复至正常水平,因此2002年现存矿山中秘鲁铜产量或有近10万吨的增量。但MMG旗下Las Bambas因无法与社区达成方案解决路障,2021年12月18日面临停产,该矿山2019年铜产量为38万吨,2020年铜产量为31万吨,若路障问题不能妥善解决,2022年该矿山将为全球铜矿供应带来较大不确定性。
除此之外,Vale加拿大矿山的罢工,俄镍二季度矿山透水事故也为全球铜供应带来一定减量;前三季度,海外19家大型矿企铜产量合计为959.7万吨,同比增加1.5%,2021全年增速预计在2%左右,较年初3%以上的增速有较大差距。
2、2022全球铜矿产量预计增加70-80万吨
2022年全球矿山新增量较为可观,随着紫金海外项目、印尼Grasberg等矿山继续增产,以及国内驱龙铜矿、TECK旗下QB2、英美资源旗下Quellaveco等新增项目的投产,全球铜矿产量将新增90万吨左右。其中新增的项目TECK旗下QB2、英美资源旗下Quellaveco和俄罗斯的Udokan均在2022年下半年投产。
2021年12月16日,Freeport与中国铜业、铜陵有色、江西铜业以及金川集团敲定2022年铜精矿长单加工费Benchmark为65美元/吨,较2021年59.5美元/吨上涨了5.5美元/吨。但低于2021年四季度的季度长单TC 70美元/吨。这一方面是因为智利因铜矿品位下降2022年面临一定的减量,英美资源已将其旗下智利矿山2022年指导产量较2021年下调6-9万吨至56-60万吨;另外MMG旗下的Las Bambas矿山也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上文提到2021年智利因矿山品味下降,罢工以及干旱等因素影响,矿山合计减量在23万吨左右,中性估计2022年智利铜产量下降15万吨。秘鲁铜产量完全从疫情中恢复将带来10万吨的增量,但Las Bambas矿山面临长期停产的风险,Las Bambas矿山的减量或将抵消秘鲁铜产量从疫情中恢复的增量。因此大致推算,预计2022年全球铜增量在70-80万吨之间。
图表16:2021年全球新增铜矿产量汇总(千吨)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报告 新湖期货研究
3、2022年国内精铜产量将从限电中恢复,硫酸价格下降将拖累炼厂利润
2020年以来,国内冶炼厂明显放缓了扩产的步伐,而且2021年炼厂扩产进度大幅不及预期,大冶有色、国兴铜业搬迁改造等项目被推迟至2022年,2021年仅江铜宏源铜业10万吨的项目于1月份顺利投产。虽然2022年新建项目投产不及预期,但随着2020年下半年新增项目的逐渐达产,2021年上半年精炼铜产量同比大幅增长,4月份产量甚至高达到87.8万吨。但下半年国内炼厂突发检修导致国内精铜产量环比持续下滑,每月的减量在2万吨左右;9月份开始又因限电和能耗双控,致使炼厂减产进一步超预期,10月国内精铜产量下降至80万吨以下,同比下降3.9%。11月国内限电缓解,炼厂产量逐步回升,再加上年末炼厂有赶产计划,预计12月国内精铜产量环比继续回升。2021年全年预计国内精铜产量同比增幅达到8%左右,年内产量接近1000万吨。
冶炼厂主要的利润来源为铜矿加工费和冶炼副产品。2021年在原材料硫磺进口受限,磷肥、钛白粉等需求较好的推动下,硫酸价格飞涨,9月份国内硫酸均价一度涨至1000元/吨以上。炼厂冶炼一吨精铜大致产3.5吨硫酸,一吨硫酸的成本在100-150元/吨,因此2021年副产品硫酸为国内冶炼厂带来丰厚的利润。但从四季度开始,随着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消费的抑制日益凸显,叠加化肥出口政策的收紧,硫酸需求持续下滑,磷酸一铵出口自7月份以后环比便的大幅下滑;截至12月10日全国硫酸市场价降至555元/吨,较年内价格高点几乎腰斩。但是作为硫酸重要原材料的硫磺,目前价格仍处于高位,预计后续硫磺价格将对硫酸价格有一定支撑,硫酸价格继续大跌的空间有限。但是长期来看,随着疫情好转全球航运通畅后,国内硫磺进口将增加,硫磺价格高位回落将带动硫酸价格回归至往年正常水平,国内炼厂的利润也将大幅回落,不过在全球磷肥、钛白粉需求向好的背景下,国内硫酸胀库的概率也较小。但从加工费来看,2021年12月Freeport与国内炼厂敲定的2022年铜精矿长单加工费Benchmark为65美元/吨,较2021年59.5美元/吨上涨5.5美元/吨,加工费回升将为炼厂利润贡献一定增量。
2021年冶炼的扩产计划被推迟至2022年,因此预计2022年国内扩产粗炼和精炼产能分别增加66万吨;同时预计2022年国内发生电力短缺的概率较小,国内精铜产量将从限电中恢复,因此预计2022年国内精铜产量将进一步增长,预计全年铜现货升水将较2021年下移,结构性套利机会较2021年减少。
图表17:2022年冶炼厂新增产能
资料来源:Mysteel 公开资料 新湖期货研究所
图表18:2021年冶炼厂检修汇总
资料来源:Mysteel 新湖期货研究所
4、2022预计废铜进口保持稳定,关注马来西亚废铜政策
自国内开始限制废铜进口以后,国内企业纷纷去东南亚建厂,将不符合进口标准的废铜在海外拆解冶炼之后进入国内。2020年国内自马来西亚进口的再生铜占比达到18%,2018年仅有4%。但是随着东南亚地区的环保意识增强,2021年马来西亚拟收紧允许进口的废金属标准,要求进口的废铜金属含量至少达94.75%,新标准对铜金属量的要求严格程度,与中国的再生铜原料标准相差无几,也就是说马来西亚当地的回收企业将无法引进七类废铜。但据SMM了解,海内外许多企业对马来西亚废金属新进口标准的实施和具体执行细则的了解依然十分匮乏。后续需持续关注马来西亚废铜政策,若马来西亚收紧废铜进口标准后,对国内再生铜进口影响较大,短时间内将会导致国内废铜供应偏紧,但从马来西亚自身的废铜加工体量来看,实际影响还要评估。
2022年废铜进口标准提升之后,再生铜进口不受限制,再加上疫情再生铜进口影响减小,1-10月国内再生铜进口136.7万实物吨,同比增长86%;废铜转为再生资源进口后,品位大幅提升,2021年废铜进口平均品味在80%左右,因此1-10月国内进口再生铜109.3万金属吨,较2020年同期增加49.5万吨,较2019年增加8854吨。精废价差是观测废铜供应状况的直观指标,也是衡量废铜相比精铜是否有优势的显著指标。2021年国内再生铜进口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而且略有增加。若马来西亚废铜政策执行不及预期,预计2022年国内再生铜进口将保持稳定,届时再生资源对精铜的替代将重新回到由精废价差主导的局面,随着铜价的上扬精废价差不断扩大,从而使得再生资源替代精铜,随着铜价下跌精废价差收窄,再生资源失去优势,精铜消费增加。
三、新能源领域成为未来铜消费的最大增长点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一直是全球铜消费增量贡献最大的区域,中国铜消费占比从2014年的20%快速升至2014年的50%,之后保持50%以上。未来铜消费增量将由新能源领域贡献,包括新能源汽车、储能领域、光伏和风电。未来的增量不仅来源于国内,欧美也将贡献较大的增量,新能源发展将形成中、欧、美三足鼎立局面,而且全球其余国家也将步入能源革命。2021年国内碳税刚刚开始实施,目前国内每吨碳价在50块左右,欧洲每吨碳税在50-60欧元,国内和海外仍有较大差距,进入市场化交易的碳价将促进新能源领域呈爆发式发展。相比于传统领域,新能源领域铜消费强度大幅提升,因此未来全球新能源高速发展将接替中国房地产周期贡献的全球铜增量,成为全球铜消费的最大增长点。该趋势从2020年便开启,未来随着新能源体量的提升,铜消费增速将逐步提升。
1、稳增长政策支撑下,国内传统领域铜消费保持稳定
2021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表现超预期,尤其是商品房销售数据;下半年在国内收紧房地产政策的影响下,房地产投资下滑幅度超预期,下半年除房地产竣工外,其余分项单月同比均下滑。整体来看2021年在“三道红线”政策压力下,房企为应对资金压力降低开工,加快销售和竣工以回笼资金。1-11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6%,新开工同比下降9.1%,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4.8%,竣工面积同比增长16.2%。
四季度在国内经济下滑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国家对房地产的政策有所放松。但针对房地产的金融政策有了松动,主要是出于防风险、保交付的考虑。2022年在稳增长诉求提升的情况下,政府仍强调“房住不炒”,预计大幅放开房地产政策的概率较小,预计2022年房地产投资将延续下行,但下行幅度有限。
家电作为房地产后周期消费行业,和商品房销售数据相关性较强,从统计数据来看,房地产销售对空调产量的影响滞后约一年左右。但2020年以来由于疫情冲击,两者增速同步。2021年在上半年国内房地产销售数据表现亮眼以及出口维持高景气的带动下,上半年空调行业也呈现高增长,下半年则在房地产销售面积下滑和出口回落的拖累下,单月录得同比负增长。2022年在海外产业链恢复以及消费下滑的影响下,预计出口将回落,同时在房地产投资下行的拖累下,预计家电领域铜消费表现将弱于2021年。
2021年全球缺芯对汽车行业影响较大,尤其是7月份Delta疫情在全球爆发之后,缺芯严重制约着全球汽车行业,国内汽车产量同比也大幅下滑,虽然9月缺芯问题有所缓解,但缺芯问题仍然存在;1-11月汽车产量累计同比增长3.5%至2317.2万辆。预计2022年随着全球产业链的恢复,汽车缺芯问题将不再制约汽车产量,汽车行业将小幅增长,从而使得该领域铜消费表现好于2021年。
在高出口的带动下,2021年消费电子领域呈现高增长;1-11月国内集成电路累计同比增长37.1%,其中出口同比增长23%。在集成电路高景气的带动下,消费电子领域铜消费占比由疫情前2019年的10%提升至2021年的18%。消费电子成为2021年铜消费的主要增长点之一。但是在2022年出口下滑的拖累下,预计集成电路难以维持高增长,不过经过疫情期间国内产品的高增长,中国消费电子领域出口份额有所提升,预计2022年集成电路产量仍将保持正增长。
2021年1-10月电网投资累计完成额为3408亿元,同比增长1.1%,预计最后两个月电网投资将加快进度,有望实现全年的计划量。2021年国家电网的计划投资额为4730亿元,较2020年实际投资额4699亿元微增0.65%。但是2021年铜价较2020年上涨近40%,因此微增的投资额所带来的实际铜消费量大幅下滑,2021年电网投资是铜消费领域最大的拖累项。
2022年基建投资将成为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抓手,预计2022年电网投资计划额将有所增长。但在国家经济结构性转型的基调下,预计传统领域电网投资增长有限,基建投资将重点发展新能源领域,下文将详细分析新能源领域对铜消费的拉动情况。
总结:四季度针对房地产的金融政策有了松动,主要是出于防风险、保交付的考虑。2022年在稳增长诉求提升的情况下,政府仍强调“房住不炒”,预计大幅放开房地产政策的概率较小,预计2022年房地产投资将延续下行,但下行幅度有限。作为房地产后周期消费的家电领域,预计同时在出口下滑的影响下,家电领域铜消费表现将弱于2021年。
但是汽车行业缺芯问题2022年将大幅缓解,汽车行业将小幅增长。消费电子领域虽然在出口回落的影响下,难以维持2021年的高增长,但预计仍能维持正增长。在国家经济结构性转型的基调下,预计传统领域电网投资增长有限。
整体2022年国内在稳增长的政策基调下,预计传统领域铜消费保持稳定。
2、2022新能源领域为全球铜消费贡献可观增量
为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碳减排已成为全球共识。全球多个国家纷纷提出“碳中和”远 景。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均提出在 2050 年实现碳中和。我国提出要在 2030 年前二氧化碳 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欧盟最新发布的《2030 年气候目标计划》,提出 欧洲 2030 年碳排放量(相比 1990 年)从目前的 40%的减排目标提高到 55%。拜登政府鲜 明的提出要投资于清洁能源革命,并提出就任一年内推动立法在 2050 年前实现碳中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新能源汽车领域成为全球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抓手,未来发展前景广阔,而新能源领域铜消费强度远远高于传统领域,因此这些领域也将带来巨大的铜需求。普通汽车耗铜量大概有20kg,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平均每辆车耗铜 量为 60kg,纯电动汽车耗铜量为在 83kg。可再生能源发电中的用铜量是传统发电(石化燃料)的 4-6 倍。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厂中,因其需要长距离的电源电缆和接地电缆,
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增速大超市场预期,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同比增长155%至319.3万辆,全年产量有望实现350万辆。但是2021年国内风电及光伏装机远远不及年初预期,一方面是因为原材料价格今年大幅上涨造成新能源装机成本大幅攀升,另一方面是因为2021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进度较慢导致国内基建投资增速较低。2021年1-10月风电装机累计同比增长4.96%至19GW,光伏装机累计同比增长34%至29.3GW,和年初预计的风电装机45GW、光伏装机65GW差距较大。
2021年稳增长诉求低,地方债发行偏慢,财政支出不给力,基建投资不及预期,1-11月基建投资累计同比下降0.17%;这种现象在2022年大概率将修正,2022年稳增长诉求大幅提升,财政将加大力度托底经济,2021年年底地方政府转向债发行已经提速,预计2022年一季度开始财政支出会有较快的增长,基建对经济投资增速也将回升。在此背景下,预计2022年风电及光伏装机将大幅增长,预计2022年风电和光伏装机增速将在50%以上,全年实现风电装机45GW,光伏装机67GW。新能源汽车方面,预计2022年增速将有所下降,但仍维持近几年的高增长,预计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将突破500万辆。
2019 年 4 月,欧盟发布文件,规定 2021 年开始采用新测试标准,乘用车排放量不得高于95g/km,2025、2030 年新登记乘用车二氧化碳排放在 2021 年基础上分别减少 15%、 37.5%。相比于之前标准,新政策更加严格。新规定只有1年缓冲期,2020 年需达到 2021 年目标的 95%。而且欧盟提高了处罚标准,因此近两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均实现高增长,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20%,2021年同比增长有望达到75%。但是2022年欧洲面临疫情后补贴退坡的压力,增速将有所下降。但2021年欧洲深陷能源危机,天然气及电价疯涨,严重影响经济和居民生活,因此预计2022年欧洲新能源装机领域仍将维持高增长。
截至2020年,美国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和刺激力度总体不足,2019年美国新能源汽 车销量仅32万辆。但是拜登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给予了大力支持,2021年美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望实现同比增长138%至62万辆。由于美国新能源汽车的低基数和政府对新能源领域的财政刺激,2022年新能源汽车仍有望实现高增长。
因此粗略估计2022年全球风电、光伏装机和新能源汽车合计耗铜248万吨,较2021年增加60万吨。
三、春节后全球显性库存将回升,低库存支撑力度减弱
2021年二三季度国内在炼厂超预期检修和限电以及能耗双控影响下,精铜产量持续下滑,再加上Delta疫情后非洲发运出现问题,非洲铜出口环比大幅下降,国内精铜进口连续几个月处于历史低位,因此下半年国内上期所铜库存大幅下滑且四季度持续处于低位。截至12月17日,上期所铜库存仅剩34580吨,该库存量处于2010年以来的低位。
LME铜库存也处于年内低位,但12月库存开始底部回升,截至12月20日LME库存量为8.9万吨;除此之外国内保税区库存也自7月份开始持续下滑,截至12月17日仅剩13.9万吨;全球显性库存(三大交易所+保税区)32.2万吨的量也处于历史极低位置,全球低库存为四季度铜价提供较强支撑。
但年末是铜消费淡季,上期所库存在春节前后将进入季节性累库阶段,从往年情况来看,春节前后上期所累库幅度大致在15万吨左右,2019-2021年春节前后上期所分别累库15.8、24.6、12.2万吨,预计2022年春节期间将累库12-15万吨。LME库存在一季度也倾向于累库。在消费淡季的影响下,全球显性库存将底部回升,但由于目前全球显性库存量处于历史极低位置,预计季节性累库后库存量或仍处于历年低位。不过相比于当下,一季度末全球低库存对铜价的支撑力度将减弱。
关注春节期间全球累库幅度,尤其是国内累库幅度,因为春节后在财政支出前置刺激基建投资回升的情况下,市场对春节后铜消费持乐观预期,若铜库存累库幅度低于预期,低库存或为铜价提供较强的向上弹性。
五、行情展望-一季度仍有机会,下半年重心下移
中期
l 短期低库存为铜价提供一定支撑;
l 春节期间铜处于季节性累库阶段,消费疲弱铜现货升水回落,后续铜价承压;
l 在专项债发行提速,国家财政刺激下基建投资前置,市场对春节后铜旺季消费持乐观预期;
预计铜价短期震荡运行或小幅下挫后,一季度开始炒作铜消费旺季行情,铜价仍有上冲可能;关注春节期间国内累库幅度,若累库幅度不及预期,低库存将为春节后的消费旺季预期提供较强的价格弹性。
长期
l 在美国高通胀风险下,下半年美联储或开启加息,全球流动性收紧;
l 在国内对新能源领域刺激以及海外大力发展新能源的背景下,2022年全球新能源领域铜消费增量60万吨;因新能源领域铜消费强度远远高于传统领域,未来新能源将成为全球铜消费的重要增长点;
l 随着Grasberg、Lone Star和国内巨龙铜矿产量释放以及新增项目的投产,2022年全球铜矿增量可观,但是智利铜矿品味下降以及秘鲁Las Bambas铜矿停产将带来一定减量,整体预计2022年全球铜矿增量在70-80万吨之间,下半年随着Teck QB2、英美资源 Quellaveco、俄罗斯 Udokan矿开始投产,铜供需进入小幅过剩;
下半年铜价重心下移。
风险点:新增矿山投产不及预期、智利铜减量超出预期,全球新能源增速不及预期,国内铜消费超预期。
分析师:李瑶瑶
审核人:孙匡文
执业资格号:F3060236
投资咨询资格号:Z0014443
电话:021-22155569
E-mail:liyaoyao@xhqh.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