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市逻辑:
中期逻辑:全球铜精矿供应未来5年刚性增量比较小,而弹性增量主要取决于价格,而精炼产能虽然投放较多,但是受限于铜精矿供应,实际供应增量不足以使得铜价格再度下跌,因此中期铜价格筑底预期明显。
短期逻辑:在中国新增冶炼产能未投放之前,现货市场仍然以偏紧为主,另外,由于国外精炼铜产能的干扰,中国周边精炼铜短期供应依然偏紧,中国精炼铜供应相对宽松,但当前冶炼产能仍然未能达到高峰,或难以弥补国外精炼产能的干扰;但是铜精矿加工费达成之后,中国冶炼产能释放的预期会有所加快,因此,这限制冶炼产能干扰对铜价格的影响。不过,随着全球库存进一步的下降,短期无法承受产能的再度干扰,铜价格近强远弱。
走势分析:
22日,现货市场升贴水较上个交易日有所转弱,不过各个品牌之间的价差继续收窄;现货市场成交有所转弱,主要是可交割品牌缺乏套利空,因此升水有所下调,而湿法铜经过下游前一个交易日的补货之后,成交也转淡,整体市场成交转淡。
上期所仓单22日有所下降,当前现货市场有一定的升水,特别是可交割品牌,因此仓单吸引力比较低,仓单延续下降格局。
22日,进口仍然维持较大幅度的亏损,亏损较上个交易日有所收窄,由于中国冶炼产能继续投放,整体自给能力增加,进口亏损预期时间延长。洋山铜升水22日再度走低,另外,同时LME亚洲仓库注销仓单小幅回升,这意味着出口货源或陆续抵达,限制周边市场的升水表现。
22日,LME库存小幅增加50吨,总库存至14.3万吨,国外市场结构依然没有变化,印度冶炼产能依然未能恢复和智利冶炼产能的可能干扰,国外市场现货状态并未改变,因此LME库存预期仍以下降为主。
另外,据SMM调研,10月份中国废铜冶炼量10.04万吨,较9月环比增加0.78万吨,增速8.5%。主因十月价格重回五万大关,精废价差拉大令部分以粗铜和废铜为原料的炼厂向废铜倾斜,进而可见十月粗铜加工费有所走高,到厂价报1650元/吨,较9月涨150元/吨。
综合情况来看,在中国新增冶炼产能未投放之前,现货市场仍然以偏紧为主,另外,由于国外精炼铜产能的干扰,中国周边精炼铜短期供应依然偏紧,中国精炼铜供应相对宽松,但当前冶炼产能仍然未能达到高峰,或难以弥补国外精炼产能的干扰;但是铜精矿加工费达成之后,中国冶炼产能释放的预期会有所加快,因此,这限制冶炼产能干扰对铜价格的影响。不过,随着全球库存进一步的下降,短期无法承受产能的再度干扰,铜价格近强远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