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1、中国长假期间公布的主要经济数据利空。中国4月制造业PMI指数降至47.4,前值为49.5,非制造业PMI指数41.9,上月为48.4,美国4月ISM制造业PMI指数55.4,57.1,欧元区制造业PMI终值55.5,综合指数55.8,较上月持平,欧元区第一季度GDP年率增长5%,季率增长0.2%,但3月PPI年率上升36.8%,4月CPI年率上升7.5%。整体看中国经济受东部大范围疫情管控影响较大,连续两月低于荣枯线,经济下行压力大,欧美经济活动受高通胀和供应链干扰影响,扩张势头有所减弱但仍保持增长,未来高通胀对经济的影响可能增强,经济前景减弱的预期得到验证。
2、美联储周三举行联储议息会议决定5月加息50个基点,6月开始缩表,符合市场预期。鲍威尔表示不考虑加息75个基点,估计中性利率在2-3%之间,并认为经济增长良好,有软着陆机会。整体看联储对加息的态度不象市场担心的那样激进,消息公布后美元指数大幅回落,美股则大涨,首次加息兑现后,美元指数可能技术性回落,整个资本市场释然性反弹。不过从长期看,战争和制裁造成的供应链干扰和高能源价格或进一步强化,市场始终处于高通胀和收缩担忧中。
3、欧盟讨论第六轮对俄制裁,可能包括在年底前松松垮垮进口俄罗斯石油,并在一个月内松松垮垮俄罗斯石油在全球范围内的运输、融资和保险服务,还提议将俄罗斯联储储蓄银行和其它俄罗斯贷款机构剔出SWIFT系统 。如果这些措施实施不仅将大幅减少欧洲对俄罗斯石油的购买,还将严重影响俄罗斯石油对其它不参与制裁国家的销售。此外俄罗斯宣布将在5月下旬切断对芬兰的天然气供应。受此影响,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在假期大涨。
4、假期北京、郑州因疫情部分地区管控,上海单日新增阳性病例大幅减少,社会面基本清零。整体看上海积极推动复工,华东地区物流持续恢复,但各地疫情仍有冒头,整体恢复节奏偏慢。工信部表示要坚持扩大投资,加快实施制造业重大工程项目。4月下旬货运量已有所改善,相信二季度经济活动逐步恢复,经济数据改善的基本格局不变。
5、美审查对华加税清单,可能为降低通胀而取消部分加税,但京东等88家中资企业被列入有摘牌风险名单,对国内股市可能继续带来较强的压力。
6、总结:4月全球经济出现放缓迹象,俄欧能源博弈加剧,高通胀担忧升温,美联储加息落地,资本市场或有短暂反弹,中期压力仍强。国内关注复工节奏,经济逐步恢复的预期不变
现货
1、LME库存小减2千吨,亚洲继续入库,欧洲持续减少,现货贴水5美元,相较上周五沪铜收盘,纽铜跌约200美元。欧盟在一项清单中将铅列为制裁对象,铜等其它金属供应干扰的风险真实存在。
2、 智利统计局公布智利3月铜产量同比下降7.2至46.2万吨,原因是长期的低运营比率造成效率降低和持续干旱导致供水不足。今年以来智利、秘鲁生产干扰频发,可能影响年度供应平衡,并逐步对铜价形成支撑
3、长假华东可能因炼厂到货库存略有增加。节前调研显示因疫情影响和订单不强,多数下游企业备货较少,估计随着生产恢复,铜价走低,迎来供需两旺格局。另外由于废铜进口和国内回收都偏低,废铜供应紧张,废铜商挺价意愿较强,关注精废价差,可能对精铜形成支撑
4、总结:宏观经济放缓压力下铜价出现一定跌幅,不过整体低库存格局下难有持续性,下游逢低买盘或对价格形成支撑,关注价格结构的变化。下游生产需求逐步恢复,铜价仍有强支撑,低位寻找买入位置。今日73500- 7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