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沪铜主力合约CU2003报收45,690元/吨,涨跌幅-0.54%;持仓量315,410手,持仓量变化3,238手。伦铜LME3报收5,655.00元/吨,涨跌幅-1.39%。LME铜投资基金多头周持仓22,353.90手,持仓量变化-5,728.85手;空头周持仓26,678.00手,持仓量变化1,963.71手。
现货方面,上海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升水0 元/吨-升水4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格 45,550 元/吨-45,590 元/吨,升水铜成交价格 45,565 元/吨-45,605 元/吨。进口盈亏-200左右。废铜方面,广东光亮铜报价41,600元/吨,下跌100元/吨。
从经济数据看,去年12月份,美国建筑业营建支出和销售下降,降息对房地产市场带动放缓。制造业订单因国防和飞机投资增加环比有超预期表现,若扣除这些因素,私人投资订单出现下滑,且美国私人投资四季度萎缩1.9%,制造业仍未反弹。美国1月数据有所好转,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2.5万人,远超市场预期。但失业率上升至3.6%,尽管就业参与率升至63.4%。此外,每小时薪资月率下滑至0.2%,低于预期,但年率升至3.1%,好于市场预期的3%,劳动力数据好坏参半,但整体维持韧性,对个人消费有支撑。12月欧元区工业产出、零售销售及四季度GDP表现不佳。但欧元区失业率下降0.1个百分点至7.4%,且德国1月失业率也意外下降,就业市场具有弹性。欧元区各国1月CPI延续上升,且ZEW经济景气指数环比上涨,经济有企稳迹象。1月全球摩根大通制造业PMI50.4,较上月增0.3个百分点,欧美日等主要国家制造业PMI也环比上升,若贸易争端进一步缓和,经济有回暖预期。但短期内海外经济缺乏上行动力,虽对铜价有一定支撑,但却难拉动盘面进一步上涨。
国内现货市场,当前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在疫情管控期间运输和下游开工延后。铜冶炼厂生产受影响较小,副产品硫酸发运困难造成库存压力。目前下游普遍反映10号复工,但由于工人出行仍被限制,短期内或不能恢复正常生产,市场需求何时能全面恢复仍需观察。而在此期间,冶炼厂或受制于铜和硫酸库存,存在减产的风险。
国内疫情何时缓解仍未确定,持续施压铜价,但经济未有失速风险,预计疫情过后,下游会有修复性回暖。短期内铜价或受避险情绪影响低位运行,若进一步下行,预计空间有限,可低位布局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