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矛盾:内外部经济压力下,经济结构调整与改革目标的博弈。
短期矛盾:疫情对供需的实际影响以及政策刺激力度。
我们的观点:中国4月制造业PMI回落至50.8%,虽然仍然处于扩张范围,但较3月小幅回落1.2个点。国内的复工复产接近正常水平,是主要拉动项。主要是受到外部的拖累,美国一季度的GDP增速为-4.8%,对中国二季度拖累仍将继续。基本面上,铜精矿指数较上周环比再下降2.17美元/吨,供应紧张的压力还在持续。南美地区疫情接近平台期,但非洲确诊还在上升,综合来看供应的压力仍在。此前国内各地硫酸市场基本恢复正常运行,而随着海外疫情的不断加剧,硫酸下游产品如磷肥等的出口出现困难。而下游方面,国内的消费持续改善,此前基建加速带来部分赶工,当前复工下建筑业赶工也带来下游需求,4月份的线缆企业开工率已经大幅提升到100%,同时废铜供应的紧张也加剧了精铜紧张的局面,导致国内持续维持去库加高升水状态。而6月份进入国网交货的传统旺季,今年6月份交货量更是突破22万吨,同比大幅增长,国内去库的趋势或仍将延续。当前的铜价已经反映了铜市场基本面偏强的状态,欧美地区也有国家开始陆续讨论复工复产的可能性,但铜价是否会因此持续的上涨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该变量需要时间来逐步地验证。而短期之内的快变量是中美政策走向,中美在年初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之后,近期美国宣布对中国将实施新的出口限制。在美国大选背景下,美国更倾向于对中施压获取国内支持。中美在疫情等多个领域摩擦加剧,在中国少见的反击之后,外盘出现了两日累计超过3%的跌幅。回归到铜市场,在基本面偏强的状态下,中美之间的冲突存在加剧的风险,不利于价格持续向好。
投资策略:持续上涨动力不足,维持偏弱对待。
风险提示:政策刺激超预期,需求下滑不及预期。